第一节 那些年获奖的设计

前面说到有好的设计,那有没有最好的设计?什么是最好的设计?有没有“Best Design”?还真有。

每年各大媒体会评出年度最佳设计发明。比如《时代》周刊评选2014年度最佳设计时候提出这么几个设计: 这是一个悬浮滑板,实现了滑板少年飞起来的梦想。美国加州一个公司做出了这么一款产品,虽然现在来看还有很多局限性,比如只能飞离地面3cm左右,下面要铺设从相应轨道,电池只能维持飞行15min左右。但这其中蕴含着对很多的未来技术的探索是值得肯定的。 下面这个戒指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这款戒指是可以和手机连接的终端,通过蓝牙实时接收到信号。很多女性喜欢把手机放到包里,但是没办法感受到什么时候来电话,什么时候来短信。这款戒指就解决了这些问题,当收到短信电子邮件的时候戒指就会闪光。

下面这款产品是一款带有可循环充电的电动马达的自行车轮胎,可以安装在大部分自行车后轮上,并可以和智能手机进行连接。通过手机输入骑行者的偏好,在需要的时候它可以提供动力,解决了自行车在爬坡或长途旅行过程中遇到需要帮助的时候怎样提供帮助的问题。 这是《时代》周刊评选出的年度设计大奖。下面来看专业设计机构评选出的设计大奖。 德国设计协会创立一个奖项叫做红点设计大奖(Red Dot Design Award),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得奖的作品可以获得在德国Essen的红点博物馆展出作品以及参加颁奖典礼的机会。 红点设计大奖可以追溯至1955年,是世界上知名设计竞赛中最大最有影响的一个竞赛,素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 我们来看一下获得红点奖的作品↓↓

下面这款产品是由挪威设计师 Andreas Murray 和 Tore Vinje Brustad 设计的Stokke® Steps婴儿餐椅,这款高椅适合一到六岁的孩子,满足婴儿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它有模块化设计,皮革坐垫能从椅子上单独分开,有利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并且脚蹬的高低都是可调的。”(搜狐) 如果在家自己分类垃圾,这一直是困扰国外朋友的大问题。这一个自带分区的Totem 垃圾箱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需求。“它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定制不同的模块,并且将不同分类的垃圾放在不同的模块内部。”(搜狐) 这是香港设计师设计的一款Penxo铅笔芯盒,侧面开了一个小窗口,可以看到笔芯的颜色等信息,以及还剩余多长。这个铅笔芯盒是用一个完整的铝块打磨而成,可以重复的将笔芯装进去使用。 这款DHE Connect 热水器用先进方法进行水温控制,它提供了一个触摸屏幕,可以通过WiFi局域网与蓝牙连接,甚至你可以收听广播、通过专用APP设置播放音乐、根据天气预报程序调节水温,含有个性化温度记忆功能,可设定防烫伤温度上限,还有ECO模式一键开启节能模式。 下面是德国另一个设计奖项——iF设计奖

iF 设计奖,简称“iF”,创立于1953年,该奖是由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设计机构--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iF Industrie Forum Design)每年定期举办的。德国IF国际设计论坛每年评选iF设计奖,它以“独立、严谨、可靠”的评奖理念闻名于世,旨在提升大众对于设计的认知,其最具分量的金奖素有“产品设计界的奥斯卡奖”之称。

这是一款获得iF金奖的作品IntelliVue Google Glass医用谷歌眼镜,医生通过佩戴眼镜可以实时了解病人一些状况从而及时作出反应

下面也是一款医用智能产品handiii智能义肢手臂,它除了有普通假肢拥有的各项功能以外,还能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定制。 2014年圣诞节,宝马公司专门为客户献上了圣诞节礼物——BMW Soundtree声音树网站,在网站上有宝马汽车型号,按动相应引擎虚拟按钮会发出轰鸣声,形成声波声图,把声图竖立起来就会形成圣诞树造型。你能通过社交把制作出的圣诞树分享,还能在网站上进行圣诞树的3D打印定制,获得自己独一无二的“带宝马基因”的圣诞树。 这个设计提高了用户参与性,制造属于自己的圣诞树,按动引擎的长度强度不同,会产生不同波形,含有个性在里面。

美国人也有自己的设计奖项——IDEA奖

美国IDEA奖全称是INDUSTRI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美国工业设计优秀奖。IDEA由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主办、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Industrial Designers Society of America)担任评审的工业设计竞赛。该奖项的设立于1979年,主要是颁发给已经发售的产品。虽然只有25年的历史,却有着不亚于iF的影响力。 这是一款医疗设备低温血管密封仪器,利用低温技术,能够将纤细的血管迅速密封,阻止出血,对于医疗界是一项创新且有效的技术。 这是一款专门为猫设计的玩具猫毛自洁球,设计成猫咪喜爱的球状,“外表粘毛的材质可以在猫咪尽情玩耍的同时将它掉落的毛粘走,里面的空间则可以用来储存猫毛,省却清理麻烦。”(网易) 这是一款窗户椅子。我们在生活中希望椅子对我们可以有一种保护作用,同时又一种开放的效果。这是一个像窗户的椅子,模糊了家具和建筑的边界。坐到椅子里可以感受到椅子带来的保护,同时可以通过窗口与周围进行沟通。

第二节 其实获奖并不难

近几年红点奖和iF奖获奖名单中,我们能经常看到中国企业身影;同时在红点概念奖和iF产品概念奖获奖名单中经常看到中国学生身影。 概念奖和设计奖最大不同在于评价的标准不是在于可实现性,也不是已经做出实际产品,而只是一个想法一个概念表达清楚也可以获奖。因此很多中国学生也热衷于参加这样的比赛。 上面是获得2014红点概念奖的学生作品,这是专门给儿童设计的牙刷bubble toothbrush。怎样让孩子爱上刷牙呢?设计师做了个设计,能让在嘴里产生的泡泡放大并显现出来,刷牙时间越长,产生的泡泡就越大,这样孩子就会爱上刷牙。 设计概念奖可以不考虑成本、市场、实际生产工艺等,因此能把设计师创意完全激发出来,产生一些奇思妙想的想法,中国在这方面也从来不落后于国外。 曾经有一位中国设计师孟凡迪,获得2008年iF概念奖best of best设计。 这个设计像是两枚戒指,放在托盘上,托盘上还有时间,这是什么啊?其实是一款指环闹钟。 大学宿舍里好几个人,作息时间不一定相同,有些人喜欢早起,有些人喜欢睡懒觉,怎么通过设计改善生物钟的不均衡呢?这款设计把闹钟铃声改成震动,晚上把戒指戴在手上,设置好时间,早晨起来可以通过振动把你唤醒,可以不惊动身边的人轻轻的从床上下来洗漱出门。这极大地解决了多人居住生物钟干扰的困扰,而且做到使用过程中为别人着想。这是一款改善人际关系的设计。

下面也是一款获得iF设计概念奖的作品。看起来只是一款矿泉水瓶而已啊,设计师对水瓶有什么改进呢?设计师将水瓶肩部设置了很多气泡,让你用手能把他按下去。这有什么用啊?现在假设一个场景——很多人买了一箱水每人一瓶拿去喝,但是很容易就把水弄混了,你不知道你喝的哪瓶水,于是有很多半瓶的水被浪费掉。设计师想了一个办法,你喝完水可以用手在水瓶上做些记号,假如在KTV这样昏暗的场景,你可以通过触觉找到你刚才喝的那瓶水。 同样的问题也可以有不同解决办法。红点概念奖获奖作品中也有类似的一个中国学生设计。他们设计的水瓶上有一个可移动胶条,喝完水之后可以用胶条在瓶身上贴出不同形状,只有你自己认得它,以此表明这瓶水是你的。 设计跟其他学科不一样,它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唯一的答案,而是每个问题都可能有不同答案出来,我们也致力于怎样寻找不同答案。 下面是一个我校学生的iF奖获奖作品,这个设计的关注点在于在混凝土城市中寻找一抹绿色的情怀。这个作品被设置在写字楼窗户上,设计师把窗户设置成可以开合的种绿植的空间。我们可以把窗户关上,让绿植在户外接受光线,也可以把窗户打进来在室内散发氧气。 这是我校获得红点奖的作品,设计的灵感来源于把剑从剑鞘中拔出来的场面,应用到这里设计出“刀中刀”。这里面有四把刀,都是竹子做的,最小的一把刀可以在吃螃蟹取肉这种特殊场合使用,稍大点的第二把刀可以切吐司面包用,第三把可以切水果,最大的一把稍微粗糙,可以刮鱼鳞。一把刀当四把刀用,因此也获得了红点奖。 但是我们只是获奖,没有办法转化成实际产品。仅仅两年之后,法国就做出了这么一款几乎一摸一样的设计,创意几乎相同,只是这把刀用不锈钢做的,但这把刀卖出了800~900欧元的高价。 因此说,好的创意很重要,好的设计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怎样把它转化。 这也是一款获得红点奖的戒指设计,这是一款点钞用戒指,戴到手上就可以很便利的数一沓钱,它不仅有点钞机的功能,还能识别假钞,它是把点钞机缩小戴到手上的一种方式,也符合我们日常点钞习惯。 似乎把大的设计缩小是个好的解决办法,但是并不尽然。 下面这款设计也获得了红点奖,但是使用场合会受到一些限制。这是个ring shaver指环剃须刀。设计师说男人抚摸下巴的时候会显得很性感(吓死宝宝了。。。),所以把剃须刀也设计到戒指上。戒指的最大好处是便携性,除非有一些人对剃须刀有特殊需要,才有这方面需求,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戴这样一个戒指有事没事剃胡子也是蛮尴尬的。 下面这款设计也是戒指,但是他的关注点又不同。这是一款专门为盲人设计的戒指,盲人可以通过戒指扫描书本上的文字,并转译成声音,让盲人可以“看”到普通书上所记载的一些信息。 但是更让我们有启发的,或许设计这个戒指的团队。这是浙江大学的一个团队,共有五名学生,但五个学生都来自于不同专业,来自于似乎跟设计并不相关的专业,但这些人集合在一起也可以做出这样的设计,也可以获得大奖。 所以说获得设计奖项并不是学设计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凭借你自己的创意来获得相应回报。

第三节 设计获奖有诀窍

上面我们看到很多设计奖项和获奖作品,心动了吧?那获奖有什么诀窍啊?下面带来三条诀窍

1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你的设计一定要出乎意料,比较特别的有创意的一种方式,但是要合乎情理。 这是获得iF概念奖的台湾学生作品,设计的关注点被放到了下水道井盖上,主要解决的是女性穿着很细的高跟鞋在下水道井盖上走容易被卡到的问题。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小的问题,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可能就是大问题。一旦鞋跟被卡住,可能耽误非常重要的约会、耽误上班、耽误很多事。另外垃圾杂物可能因间距太大直接掉入水沟而阻塞。于是设计师只是将下水道井盖间隔由90°改成45°,就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可能每个人看到的时候都觉得原来可以这样啊,原来就应该这样啊。这就叫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下面这款设计是专门为夜间骑自行车的人设计的照明工具Lumigrids。晚上骑自行车最害怕路面是否会遇到一些障碍。也许这条路走了很多遍,今天突然有石块在路中央就有可能绊倒你,或者某个区域井盖被人偷走了,这就会造成很大危险。 来看这个设计,这个灯与普通照明灯不同,被设计成了棋盘的形状。棋盘是非常整齐的网格形状。如果灯照到水平地面,棋盘就是横平竖直的;地面上一旦出现障碍物或者一个洞,棋盘的平整马上就被破坏掉,骑行的人可以第一时间感觉到问题存在。 看上去这种解决方式出乎我们意外,但是又非常符合情理,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是符合这个原则的。

2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我们生活中能碰见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处理的时候眼光要长远一些,也许现在你所重视的东西过几年就并不重要了,应该着眼于未来,做更长远的考虑。 小处着手:你不能只是看得很长远但不去动手做,很多东西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设计创意也是如此 很多设计获奖作品不是摩天大楼或者很多社会问题,而是就是解决的小问题,针对生活中的小问题出发来解决,有可能就变成一个很好的设计。

这是一款获得红点奖的LED plug插头。晚上或者光线不好的时候我们会不容易找到插孔,不容易把它插进去。设计师就将插头前面设了一个小LED灯泡,按下上面的开关灯就会亮起来。就很容易找到插孔位置。

设计师跟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从生活的小细节司空见惯的地方发现问题,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找到问题存在。这也是对设计师非常重要的要求。从小处着手意味着也可能发现常人看不到的关注点。 下面也是一款获得红点奖的作品Corner Box。这不就是纸箱子嘛。设计师关注的是箱子怎么打开。一个大箱子要从上面取起来我们要找抓手,经常的做法是在侧面开个孔的抓手,但这种抓手很多人说不好用啊,不舒服。设计师就在底部开了一个三角形的开口,用黄色标出来,提示你这个地方可以用手抠。这种方式比侧面开洞还要简单,但是这样的设计就能够解决大问题。 这是一个获得IDEA银奖的作品,这就是一个按钉嘛。按钉在生活中非常常见,用来固定一些东西,但是很多人抱怨这个图钉不好按下去,也不容易拔出来。设计师对按钉研究,设计出了符合人的施力方式的按钉。它被设计成带有折线形的造型,很容易用手施力,让人把拇指力量集中在按钉中央,容易把它按进去。同时边上有个突起,很容易把按钉拔下来。这更符合日常人使用方式使用习惯。

3 要有爱

小时候晚上妈妈或者奶奶缝衣服的时候,要对着灯光把线从针孔穿过去,但是这对很多视力不是很好的人是一种考验。这个设计只是在针孔做了材质的改变。通常缝衣针是纯不锈钢的,由于现代技术可以解决不同材质的结合,设计师就将硅胶材料引入到针孔上,需要的时候用手一按针孔就变大了,线很容易就穿进去了。所以这个设计也获得了IDEA奖。 不要因为针很小就不去关注它,很小的点也能变成一个很好的设计。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发现生活中有哪些不方便,我们怎么通过设计给人方便,这才是所说的要有爱。 很多设计作品都是为特殊人群服务的,比如穷人、残疾人、老人、儿童……所以说随着社会进步,爱也会越来越多,这样的作品也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有更多的获奖几率。 这款设计很有意思,设计的对象是楼梯扶手。一般人上楼可能不需要扶楼梯,但是盲人需要,老人需要。设计师巧妙地将盲道设计和扶手设计结合到一起,扶手上会有不同花纹,用手摸摸,发现这个扶手是下行的,再往下摸发现扶手要到头了,最后还会有一个终止提醒,告诉你我们到了最后一级台阶了,不用再用脚试是不是到最后了。

上面是获得IDEA金奖的,专门为偏远山区设计的小型洗衣装置,或者说迷你洗衣机。偏远山区没有电,或者没有钱购置一个洗衣机,繁重的家务就落在家庭妇女身上。这个设计就在妇女坐着的桶里面。当你把衣服、水、洗衣粉放到里面,用脚踩桶,坐着就能完成这些繁重的劳动了。 这就是一个好设计,它关注的是穷人,关注的是偏远山区不方便的人,关注的是在特殊环境下生存有特殊需要的人。 通过上面这些作品,你会发现,设计真的不难,关键是怎么去发现问题,怎么去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需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去寻找生活当中不方便的地方,为特殊的人解决特殊的问题。解决问题非常重要,解决问题要有创意。如果你在生活中也有一些奇思妙想,你也能成为一名设计师,也可以参加这样的比赛,用你自己的努力完成自己的设计。 人人都能成为设计师,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优秀的设计师,要成为优秀的设计师要有很多努力,成为优秀的设计大师就更难了,可能还需要天赋,需要环境,需要机遇。